又是一年开学季 耒阳教育再奋蹄
2020-09-05 16:14:2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徐霞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3701

8月31日清晨,在新建的碧桂园实验小学门前,一张张童真的笑脸迎着初升的朝阳,来报到了!孩子们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,“讲文明”“爱学习”等手牌和高高挂起的横幅,衬托出孩子们的喜悦与希翼。截止9月1日,耒阳市中小学生报到工作基本就绪,开学工作平稳有序。

这正是耒阳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缩影。今年上半年,耒阳教育经受住了“疫情防控”“招生改革”“学位压力”等叠加考验。下半年,耒阳教育系统将以“义均国检”为抓手,继续加大学校项目建设力度,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;以“平安建设”为底线,继续夯实校园安全运行基础,维护教育大局和谐稳定;以“优质高效”为目标,全面落实教师关爱工程,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。

保安全、补师资、提素质、促均衡,耒阳教育质量稳步提升

从“两案九制”到“六个一、六不准”,安全底线不断夯实。今年上半年,耒阳市各学校制定了完善的“两案九制”,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切实保障了师生生命健康安全;定期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和校车专项整治,严格落实防溺水“六个一”“六不准”“三点名两联系”等安全管理制度,整治校园周边商铺及摊点400余个,查处违法违规校车30余台次,有效防范了学生溺水事件发生;实行领导和干部驻点包校制度,建立部门联动机制,加大信访维稳力度,接待来访群众600余人次,有力维护了教育大局和谐稳定。

从农村改薄提质到城区新改扩建,城区新增学位6050个。制定出台《耒阳市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规划实施方案》,稳步推进农村教育相对集中办学,撤并30人以下教学点46个;城区新改扩建学校10所,新增学位6000余个;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,完成19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;筹资1170.5万元重点用于新改扩建学校设施设备配备,保障学校正常办学需求。

从衡阳“高考大户”到教育扶贫获点赞,教育质量稳步提升。今年耒阳市高考一、二本上线总人数3264人,一本上线1923人,600分以上317人,3人有望被北大清华录取,堪称衡阳市高考大户。央视、新华社、人民日报等竞相报道高分考生钟芳蓉的优秀事迹,极大地提高了耒阳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同时,扎实推进控辍保学、送教上门、扶贫助学等工作,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%,三残入学率94.86%,小学六年、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达100%、100.62%,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失学,教育扶贫工作获省、市好评。

从补充教师758人到培训师资4517人次,队伍建设力度空前。通过公开招考、省招特岗等途径,累计补充教师758人,公费定向送培308人。通过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,上半年累计培训校长教师4517人次。制定出台《耒阳市教师关爱工程实施方案》,启动实施八大关爱工程,落实28条关爱措施,进一步健全教师激励机制。

从实行“超员摇号”到探索集团化办学,均衡优质渐显成效。严格落实上级政策要求,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“公民同步、超员摇号”招生改革,切实保障广大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权利;实行“分数优先、志愿优先、择优投档”政策,严禁“掐尖”招生,营造高中阶段学校公平竞争环境;制定出台《耒阳市中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》,采取“核心学校+潜力学校”的“1+X”模式,在城区学校之间探索推行集团化办学,促进城区学校优质均衡发展。

从开展“三好”评选到“创文创模”,师生素质明显提升。以践行“四有”教师为主题,大力开展“党建好案例、基层好党课、党员好故事”“三好”评选活动,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;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,扎实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“六个一”活动,积极开展“亮身份、重承诺”“文明单位”评选等活动,师生文明素养大幅提升;实行重点工作重点指标考核奖惩,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,干部作风明显改观,执行力不断提升。

综合施策,突出重点,为建设教育强市持续奋进添砖加瓦

聚焦迎检,不断夯实教育发展基础。近年来,我市积极聚焦大班额化解等目标任务,继续在硬件设施、校园文化、常规管理等方面下功夫、求实效,确保耒阳高质量、高标准通过国家“义均”评估验收。

突出效能,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。我市立足“调、培、激”做文章,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加大区域内教师交流力度,促进辖区师资均衡配置,着重推进紧缺科目教师“走教”制度;全面落实“国培、省培、市培”计划,创新开展“名师论坛、送教下乡、送培上门”等本土化研训活动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;切实落实28条教师关爱措施,继续开展各类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,建立健全教师关爱激励机制。

硬化举措,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日前,以耒阳一中教育集团东江中学为样板,在高中、初中、小学等不同学段组建若干教育集团,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、辐射、带动作用;实行“公、民同步,超员摇号”政策,确保优质生源均衡分布,促进各学校均衡优质发展;还大力开展业务竞赛、教学比武,以人的素质提升狠抓教学质量进步。

着眼公平,积极促进教育民生改善。落实“一户一策”“一人一策”驻村扶贫政策,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,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“掉队”。同时,综合施策,全面提升教育治理水平,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,完成支部五化达标和星级支部创建任务,切实提升教育党建水平;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创建,深入开展“文明校园”“文明少年”“文明家庭”等文明评比活动,助推全市“省级文明城市”创建。(赵娟)

责编:徐霞
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
要闻
综合
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